蝌蝌啃蜡 (蝌蚪啃蜡百度百科)
现在的人们对可乐一点儿都不陌生,大街小巷的商店、超市都有得卖。一些年轻人,可能三天不喝就馋得慌。
可乐作为外来饮料,受到现代国人的欢迎,但是它刚进中国的时候,并没有如此风光。这背后,有一段趣事。
1927年,上海和天津街头出现一种怪异的饮料,黑乎乎甜腻腻气鼓鼓的,对于习惯了茶的柔和的中国人而言,它还难以被接受。
1928年,天津可口可了售卖亭。
更糟糕的是,它有一个非常奇怪、拗口的名字:蝌蝌啃蜡。蝌蚪?啃蜡?这两个关键词哪个能让人感觉到美味?
在饮食的命名方面,中国人向来讲究,比如家常菜凉拌黄瓜,我们就给它取了个霸气的名字:“青龙卧泥潭”。如果对于某种饮品你取一个“味同嚼蜡”的名字,自然不能刺激人们的味蕾。
“蝌蝌啃蜡”即是现在大名鼎鼎的Coca-Cola。除了“蝌蝌啃蜡”,Coca-Cola的中文译名还有“可坷可垃”、“蝌蚪嚼蜡”、“口渴口蜡”等。
看看这些名字,Coca-Cola分明不是在美化自己,而是在自黑呀。
民国时期可乐女明星海报。
因为这些让人几乎要呕吐的名字,Coca-Cola在中国的受认可程度和销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长久打不开中国市场,Coca-Cola公司决定改头换面,先“正名”再做生意。于是,它在全球多家报纸刊登广告,悬赏350英镑,征集一个能打动中国人的新译名。
1935年,当时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的中国教授蒋彝,看到报纸上的广告,决定试试。对着这个并不复杂的英文单词,他苦思冥想,好几天一无所获。
1930年代可乐在天津的生产线。
有人提供了一个细节,来说明蒋教授灵感的来源,但炳哥并未找到原始文献,我们姑妄听之。
某一天,蒋教授的两个孩子放学回家,想喝饮料,他以下雨天冷为由,阻止两个孩子喝。结果,贪嘴的孩子哭闹起来。
过了一会儿,保姆出来打圆场,说:“不要哭了,今天天气冷,你们两个人,每人只喝一口吧。”随后拿出了一瓶饮料,两个孩子每人喝一口,就破涕为笑。
蒋教授看到两个孩子喝饮料的这一幕,又结合Coca-Cola的发音,将英文名中押头韵的音节换作汉语的“可”并分别与“口”、“乐”结合,从而搭配成“可口可乐”。
这个译名绝了!既是音译,又是意译。既可以“勾引”消费者的品尝欲望,又迎合了中国人求吉利、盼安乐的心理需求。
对消费者而言,“可口可乐”一词留给人的印象就是“既爽口又爽心”,进而产生喝一瓶的冲动。
自从有了这个新名,可口可乐知名度大增,从而使得民国时期可乐遍及中国的都市。
1950年,由于政治原因,可乐在中国市场消失;1979年,中美建交,可乐重返中国。
思考题:你第一次购买可乐时,是何时?是首先被它的名字吸引吗?
“小历史”关注众所周知的历史大事件中被忽略、被遮蔽的细节。更多精彩内容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小历史”(Microhistory)。
本文由火源体育发布,不代表火源体育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jchhysm.cn/cbasaishi/10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