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圈 (音乐圈混成治愈系教授)
(本文由Sir电影原创:dushetv)
星期二,据说是一周中最丧的一天。
没有了星期一的意犹未尽,离星期五又是那么的遥远。
此刻你下了班,回到家,想起明天的工作……
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到底是选择都市,还是回归田园。
咦,我怎么说了“回归”?
因为许多人的理想中,广阔自然才是人类生活得最本真的地方。
但说到做到的,只是少部分人——
《不留痕迹》
Leave No Trace
一部圣丹斯电影节口碑强片。
豆瓣“才”7.7分?
不止,它更耀眼的成绩在这里——
烂番茄近200个评价,清一色的100%新鲜。
更加严苛的Metacritic专业评分,都给出88分高分和必看徽章。
为什么必看?
因为它道出一个被反复念叨的真理。
都8012年了,我们还是很难拒绝这样的诱惑——
归野山林,自由自在,工作去死……
被一片绿色包围,无论怎么看,都有种“不负责任”的美好。
几年前的《小森林》,火过N轮,治愈无数困守的都市人。
就因为四个字:
自(菜)然(做)主(得)义(香)。
不过我们心里都很清楚,丛林吸引法则第一条:想想罢了,你不可能真的回去。
高倍速生活,戒不掉。
这年头,主动选择抛弃现代生活,要么是混成一坨屎,要么……有病?
对,主要是“有病”。
就是本片男主威尔,一名战后老兵,身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多年前,他在战争结束后对现代文明失望,始终无法再度融入。
带着自己的女儿汤姆(他很执着地为女儿起了这个名字),潜入森林公园深处,过起隐居生活。
森林公园位于美国俄勒冈州的波特兰,那是全美最大的城市森林保护区之一,大到足以让他们隐匿森林数十年不被人发现。
原始生活,苦是真的苦——
一切都是自给自足,食物很简单。
自己种菜吃,有时候生吃路边采来的草。
熟食嘛,不过就是烤烤蘑菇,吃白煮蛋都算是开荤。
喝水,就用防水布自制饮水系统,取露水、雨水来喝。
嗯,早年上学时的Sir确实在忘记打伞的雨天喝过几滴。
当然,还得砍柴、烧火,采集更多食物。
每一寸资源都需要精心度量。
吃完鸡蛋,蛋壳捏碎撒在土里,是恰到好处的花肥,是循环利用的珍宝,是上帝给予的味觉之源(《舌尖上的中国》朗读腔)。
睡觉,你一天中最自由最奢靡的时光,床品都好好挑过。
他们俩呢,就在简易帐篷的睡袋里,狭小到只够两个人面面相觑。
还得赶走飞蛾蚊虫,提防流浪狗的闹剧。
但,这样的日子乏味吗?
野外生存,其实多的是“野趣”。
看他们父女俩怎么过的。
父女俩会保留城市生活已有的习惯,一起下象棋,持续不间断地阅读。
茂密森林确实更能让人静下心来,不被打扰。
静的心境,也更容易发现美。
虽然还带着点城市人的揣摩。
劈柴引火时,汤姆会在意木头打磨得好不好看:
爸爸,这木头很适合用来装饰
字幕来源:远鉴&弯弯字幕组,下同
仔细看,原本一根根普通的木块,被削成了木头花。
故事的前半段,滤镜够厚——
放眼无际的绿意盎然,像泰伦斯·马利克的摄影师偷偷拍的外景素材。
日子是汤姆哼着小曲,轻快地过。
乌托邦也不过如此。
如果说,类似这样的生活发生在科幻电影里,我们能看到未来的可能。
在奇幻电影里,我们能看到平凡里开出花。
那出现在这里的现实主义,最让人头疼,最难以下咽。
因为我们会看到幻想被刺破,现实在逼问观众。
《不留痕迹》的镜头美化着这种生活,同时也开始发问:现代人想逃离都市,究竟能逃多远,逃多久?
身边不见其他人,不需要上学上班,算远吗?
定期要到附近小镇采购必需品,还是很难远离吧?
坚决不用手机这些现代通讯设备,远得够彻底了?
边缘人,究竟可以多自由?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这就是“那种”艺术电影。
选一个猎奇的题材,挑一个平庸的角度,结局不痛不痒。
但《不留痕迹》不这么做。
它用平静的力量,撕裂妥协的可能。
第一次撕裂的,是父女俩的保护结界。
因为女儿的一时疏忽,警察和社区工作人员带着猎犬发现了这对父女,平静的桃源生活被狗鼻子打破。
他们被迫离开森林,正式回到人类世界,也回到了那种异样的眼光中——
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或是逃脱法律制裁的重犯,才住在林子里。
现代文明,不允许妥协共存的可能,它必须打击消灭每一个潜在的威胁。
社区工作人员给他们提供住所、工作和教育机会。
像是走流程的恩赐。
森林,这下是回不去了,小家园,已被铲车推平。
社会救助给的房子很好啊:
他们获得特别照顾,有了一处偏远郊区的独栋小屋,没有规章和条例限制,平时也无人打扰,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还有源源不断的捐赠物。
他们甚至,能继续睡在露天的院子里,没人管。
工作要求嘛,也很简单,会伐木,能开拖拉机就行。
看起来是完美的崭新人生。
但对威尔来说,这日子太遭罪了。
不停地配合社区组织做问卷填表,内心世界被一遍遍视奸。
定期要去教堂做礼拜,接受他们的主流
信
仰。伐木的流水线作业极度枯燥,就像一颗没头脑的螺丝钉。
这合群的邀请,分明是一种陷阱?
或者说,是臣服者眼中的美日子?
物质充裕,按部就班,机械人生。
Sir觉得,威尔此时的憋屈,和都市生活里的催婚、催生,同等级别。
旁人好心指导你的人生,用既定的准则灌溉你: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你在人群中生活,就是最基本的人间正道。
但,这世界上哪有什么按部就班的人生公式啊?
每个人有自己的人生轨迹。
关于生活的答案,它给我们提了一个醒——
生活没有对错,但你要小心被任何“正确”吞噬。
遗憾的是。
威尔和汤姆这对父女在被要求同化的过程中,渐渐分化了——
经历过战争的父亲,在与人的接触中,不断被唤起曾经的伤痛,每一个闪躲的眼神都是他的煎熬。
另一边,曾被父亲带入山林的女儿,再次回忆人类社会。
她面对的,是一种对现代文明的乡愁。
通过接触养蜂人的蜜蜂社群,她开始体验到信任感——
等我打开盖子,蜜蜂就都出来了
但它们飞出来不是为了伤害你
蜜蜂蛰了人之后就死了,所以它们不想蛰你
它们会落在你的身上,只是为了熟悉你的气味
得到这一箱蜜蜂的信任,感觉很棒,因为它们完全有能力杀死你
她感兴趣的不是食物,而是食物递送过来的新的交流。
回过头来,和父亲产生了交流障碍。
父亲作为“过来人”的疲惫,她无法,也无意再去感受。
父女并行的人生道路,走到了分叉口。
这第二次撕裂,是无奈。
也是必然。
父女会面临分道扬镳的境地,其实早有预兆。
不可调和的矛盾,事先已被完全摊开。
别忘了他们为何会住在森林里——
是父亲的创伤,父亲的逃避。
是他的“不得不”:
一是父亲威尔作为监护人,不能逃避养育责任;
二是他已经无法承受社会生活,要逃离“压迫”。
妻子离世后,带着女儿走进森林,就成了他唯一能找到的折中办法。
然而多年过去,他的病,始终没有好起来。
他被迫出山的同时,也宣告了疗伤失败。
直面人群以后,真相很残酷——
威尔不管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都从没走出心中的森林。
逃避,最终演变成自我封闭。
逃无可逃,唯有永远逃下去。
要知道治疗方案,永远只有正面对抗,没有一走了之的处方。
威尔的病,终究是他自己的。
不是女儿的。
折中办法,压缩了女儿的人生选择。
也让他最后必须面临被选择。
电影之外,发生着类似的故事,本质大相径庭——
片尾曲的演唱者肯德拉·史密斯,同样展示了脱离现代文明的决心: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出于种种原因,她搬到了北加州的树林里,生活在一个没有电的小屋。
肯德拉·史密斯“近照”,摄于大约1982年,由David Arnoff拍摄,在那之后她少有影像资料问世
导演黛布拉·格兰尼克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肯德拉需要行走超过7英里才能来到有信号的地方接收邮件,并将创作好的音乐联网传送给她。
这位音乐家想看看,如果有可能,自己可以活得多简单?
20多年过去,她仍然在创作,也仍然活在树林里。
被动选择和主动选择。
结果看起来都一样,遁世。
结果一样吗?
一个满足、有追求、充满信念。
一个自我放逐,流亡一生,查无此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Sir电影原创,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关注:Sir电影
微博搜索关注:毒舌电影
本文由火源体育发布,不代表火源体育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jchhysm.cn/shijiebeisaishi/9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