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欧洲杯赛事

数字北京 (数字北京大厦为什么没有窗户)

红色的记忆


北京名噪一时的“人民公社大楼”,又叫“共产主义大厦”,诞生于轰轰烈烈的“大跃进”时期。按原计划,打算在北京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城区各盖一座公社大楼作为试点,再向全市推广。


根据标准图纸,西城区的福绥境大楼、东城区的北官厅大楼(现已被拆除)以及崇文区的安化寺大楼(被简称为安化楼)相继开工、建成。由于“宣武区底子最薄”,计划中位于白纸坊的公社大楼则没有动工。另外一种说法是宣武区另辟蹊径,将计划建造的一座大楼,一分为三。包括白纸坊公社一、二号楼,及菜园街北头的一栋楼。

福绥境大楼与白塔寺

福绥境大楼1958年12月建成,位于西城区阜成门内宫门口三条1号,地处白塔寺历史街区。大楼主体为南北朝向,东、西两段为东西朝向,总平面呈“Z”字形,总建筑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大楼共8层,有3部电梯,这是北京第一栋安装电梯的居民楼。大楼内原有居民364户,总计993人。作为街区唯一的高层建筑,大楼体量宏大,与周边胡同形成鲜明对比,在胡同群落的任何角度,都难窥其全貌。

安化楼

安化楼位于广渠门内大街14号,与福绥境大楼相似,布局为“U”字形,建筑面积为2.03万平方米,主楼9层、附楼8层,共设有288个居住单元。


梦想与现实


大楼的每一个角落都凝聚着设计者对共产主义理想生活的憧憬,大楼里的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楼内可以满足住户所有生活需求,将职工们从繁琐的家庭劳动中解放出来。


福绥境大楼西段地下室为幼儿园厨房,首层至三层为幼儿园。标准层(4~8层)为宿舍,每层有宿舍15间,以及公共厕所、浴室、储藏室和开水间。


中段首层除少量居室外,布置了大量公共服务用房,如理发室、小卖部、保健室、开水间、公共厨房和厕所、浴室等。二层及以上主要为居住单元。


东段地下一层为厨房,一层为公共食堂,各家各户都不用开火做饭。标准层为居室,包含189个居住单元和101间单身宿舍,户型包括单身宿舍、二居室、三居室,以满足不同人口家庭的需求,标准层每层配备有公共厨房。


安化楼的主楼一层大厅是大食堂,二至八层每层正对电梯间的位置是活动室和服务部。居民下班后打乒乓球、买瓜果零食等日用品都很方便。大楼的最高层则被规划为俱乐部,每到周末,九层的活动大厅还会举行乒乓球赛或者舞会。


安化楼的主力户型是不设厨房的两居室,每一层都配有一个公共食堂。附楼的一、二层是幼儿园,三至八层为单身宿舍,也可以改为旅馆。


不过,大楼建成时人民公社热潮已近尾声,三年困难时期接踵而至。搬进来的新住户,并没有迎来崭新的共产主义生活。


在三座公社大楼中,只有最先竣工的福绥境大楼曾有过很短的集体大食堂生活。安化楼由于房租较贵,过了三五年才慢慢住满。多数的两居室单元都是两家合住,共用一个厕所。大食堂最终没有出现,居民从搬进来的第一天开始,便只能在门口支个煤炉子生火做饭。幼儿园也无从办起,只有九层的俱乐部短暂地开过。

福绥境大楼的外部环境

福绥境大楼破败的内部环境

经历数十年风雨,原本人们向往的“共产主义大厦”变得陈旧、孤寂、没落。目前福绥境大楼由于年久失修,院内杂乱,建筑外观斑驳,门窗残破,部分阳台已被封砌。大楼内部各类设施已经追赶不上时代的脚步。建筑内部存在大量私搭乱建,环境脏乱,墙壁涂鸦遍布,楼道昏暗阴森,甚至成了各类鬼故事的“发生地”,京城赫赫有名的“鬼八楼”就此诞生。2004年该大楼被列为全市重大安全隐患,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开始投资排险腾退,300多户已搬得只剩几十户。

安化楼内部现状

如今,安化楼在岁月无情的洗刷下变得破败不堪。很多老住户已经搬走,以远低于附近楼盘的价格租给了外地人。步入楼内,时代烙印依稀可辨,但历史的传奇已经远去。


时代将再次孕育“共产主义大厦”


曾经的“共产主义大厦”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留给当代珍贵而独特的文化遗产。也是半个多世纪前城市建设者面对城市化、社会分配等问题,进行生产建设实践,留给城市的珍贵样本。


2019年,福绥境大楼和安化楼成为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公示的北京第一

批429处历史建筑。这些时代留给我们的实证资料得以幸运的保留。承载着对逝去年代集体记忆与诸多层面价值的建筑遗存如何变废为宝,获得新生呢?


“共产主义大厦”是记述人民公社化运动为数不多的城市遗产。稀缺性是它们最大的价值,它是开启时代记忆之门,唤醒集体记忆的金钥匙。福绥境大楼地处白塔寺历史街区,老北京传统风貌浓郁,文化资源丰富,鲁迅博物馆、历代帝王庙、白塔寺、广济寺均在这个街区。

福绥境大楼是街区多元化的文化基因的一部分,其独具的时代印迹,更有利于它与街区内其他人文景观形成反差与互补,利于文化旅游资源的耦合与联动,利于文化、艺术、时尚与旅游需求的深度融合,打造游客能够深度体验、感受城市生活的新场景,助力整个街区构建起独特而持久的魅力。

通过整治环境,消除安全隐患,更新配套设施,还原那个时代不为人知的鲜活场景,唤醒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同时,伴随着旅游消费需求升级、供给创新与新媒体营销的共同推动,时尚的表达方式、新型的展示形式、独特的体验内容,必将在这里不断迭代、升级。曾经被人遗弃的“鬼楼”,即将成为炙手可热的“打卡地” ,实现文化资源的“显值”“保值”与“曾值”。

“共产主义大厦”是体量超过2万平方米的巨大的容器,其设计建造的初衷就是将一个小社会包裹其中,而这恰恰与当今各地竞相出现的集商业、办公、居住、酒店、餐饮、文娱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有共通之处。

“大厦”

占据

优越的城市地段,拥有

庞大的规模,有多元化的空间类型,上百个不同大小的居住单元。而且大楼结构尚且完好,电梯楼梯均能正常使用。这些有利条件足以让大楼承载N多种城市功能:旅馆、不同户型的住宅、老年公寓、创意工坊、便利店、餐馆、健身房、影院……,甚至孵化出前所未有的新业态。


在不久之后,昔日的“共产主义大厦”将成为充满无数可能的“城中之城”,从中你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负,还有人文、艺术和浪漫的邂逅。


参考资料:李瑞华,吴 聪,杨一帆《近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以福绥境大楼为例》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由火源体育发布,不代表火源体育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jchhysm.cn/ouzhoubeisaishi/983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